我書

某一天,開始了

Archive for 六月 2013

氣候變遷經濟,效能比成長更重要

leave a comment »

本文出處:In the Climate Change Economy, It’s About Efficiency, Not Just Growth

在現代社會,溫室氣體排放量與經濟成長呈正比似乎已不幸成為鐵律,國家或都會區內生活品質愈高,人均環境足跡愈大,這代表富裕經濟體用汽車取代步行、用大屋取代小屋、用機票取代本地旅遊、用大型製造業取代小型工業、用遠方廉價商品取代家庭自製產品。

研究顯示,只要知道國家GDP數據,即可相當準確地估算該國碳排放量,兩者之間「幾乎呈現必然連動關係」;此外,碳排放量在經濟繁榮時代的攀升速度,遠高於全球不景氣時期的下滑速度。

世界部分城市正努力讓經濟成長與碳排放量脫勾,希望用最小的碳足跡創造最大財富,這些城市每噸溫室氣體產生的GDP最高,AECOMC40 Cities合作的「碳揭露計畫」向數十座城市廣發問卷,瞭解當地如何準備因應氣候變遷,再計算這項「經濟效能」。

整篇報告強調,氣候變遷因應行動可幫助城市更健康、更富裕,例如使用LED燈泡省錢、增設單車道鼓勵民眾運動等,不過最值得注意的是以下圖表,說明城市該如何徹底改變經濟思維,不該再只是追求經濟成長,更要重視效能,而歐洲城市表現明顯優於其他地區:

圖片來源:Wealthier, Healthier Cities

以下是參與問卷調查的城市清單:

歐洲:阿姆斯特丹、雅典、巴塞隆納、巴塞爾、柏林、哥本哈根、倫敦、漢堡、伊斯坦堡、里斯本、馬德里、曼徹斯特、米蘭、納不勒斯、奧斯陸、巴黎、鹿特丹、斯德哥爾摩、杜林、威尼斯、維爾紐斯、華沙、薩拉戈薩、蘇黎士。

拉丁美洲:美景市、波哥大、布宜諾斯艾利斯、卡利、卡拉卡斯、戈亞尼亞、墨西哥市、蒙特維多、里約熱內盧、聖地亞哥、聖保羅。

東亞:高雄、香港、臺北、東京、首爾、橫濱。

北美:亞特蘭大、巴爾的摩、芝加哥、克里夫蘭、達拉斯、丹佛、洛杉磯、邁阿密、明尼亞波里斯、蒙特婁、紐奧良、紐約、費城、波特蘭、聖地牙哥、舊金山、聖路易斯、多倫多、溫哥華。

亞洲抽樣城市裡,顯然未包括任何中國正在崛起的巨型城市,當地經濟與碳排放量都成長飛快,不過值得對比的是,北美城市每噸碳排放量創造的財富遠遠不及歐洲,其中當然與美國城市不斷擴張、仰賴汽車代步的經濟形式有關。

Written by Leonard Chien

25 六月, 2013 at 16:28

張貼於社會書, 資訊書

核能發展已過時

leave a comment »

本文出處:Nuclear Power Is So 20th Century

五零年代我剛出生時,核能據稱價格「低到無法計量」,不過偶爾如福島或車諾比等事件會成為反例,甚至會摧毀整座城市;德國總理梅克爾出身核子物理學,依據理性風險分析,決定在未來幾年內,停止國內所有核電廠。隨著美國南加州艾迪生公司(Southern California Edison)決定讓「聖奧諾弗雷核電廠」(SONGS)除役,或許如今在眾多資料佐證下,核能時代即將告終。

SONGS案有何不同,為何會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?這座電廠一度供應加州17%用電,但經營者如今認為,可再生能源(太陽能、風力、地熱)與潔淨的天然氣電廠足以供應所需;他們也見證加州能源效能措施的成果,已比全美各地高出40%,因而降低整體能源費用,若不興建沒有必要的電廠,當然能省下更多成本。

但SONGS可能象徵美國核能時代終結的起點,原因在於除役成本將不再隱藏,讓眾人瞭解所謂「低到無法計量」,其實是「高到無法延續」。該公司為了核電廠及相關資產投入21億美元,除役也得花費27億美元,並承認必要成本還不只如此。總而言之,SONGS將耗費加州用戶逾50億美元,外加燃料成本,況且沒有人知道核廢料能否安全存放,也不確定費用是否將因此再增加數十億美元。

SONGS運轉時,可生產約24億瓦電力,相當於每百萬瓦約200萬美元(燃料及廢料處理成本另計),對比公用事業級的太陽能似乎很便宜:最近宣布的NRG Ivanpah太陽能電廠造價20億美元,發電量3.77億瓦,相當於每百萬瓦特超過500萬美元。可是這項成本計算時,並未反映出全國每位民眾有天要支付的真實價格。

普萊斯安德森法」為核電廠建立賠償保險,但災後上限只有126億美元,若超出需由全體納稅人均攤,為了清理福島核災,日本納稅人未來幾代估計得支付2500億美元。反觀太陽能產業不需任何納稅人保護,因為燃料不需成本,也沒有廢料得清理。

數十年來,煤與石油支撐經濟進步,但實際計算成本後顯示,兩者皆非可靠與平價的能源,如今核能既不可靠、亦不平價,你我必須選擇長期風險較低、真正平價的替代方案,否則社會更可能陷入一片黑暗。

Written by Leonard Chien

25 六月, 2013 at 08:41

張貼於Uncategorized

美國洛杉磯將告別塑膠袋

leave a comment »

本文出處:Would You Like Paper or Paper? L.A.’s Mission to Ditch Plastic Bags

美國洛杉磯市議會於6月18日投票表決,以11票贊成、1票反對的結果,決定禁止商家使用塑膠袋,將成為全美禁用塑膠袋最大城市。

新法經市長同意後,將逐步禁用會污染海灘的塑膠袋,明年元旦起率先在大型商家實施,至夏季再擴及較小的店舖,消費者可選擇花費十美分購買紙袋,或是攜帶環保袋前往大賣場購物。

在洛杉磯市之前,加州已有76個市郡訂定類似法律,包括洛杉磯郡在內,南加州公共廣播電台指出:

部分支持禁令的市議員表示,此舉對經濟有益,不只是環保袋製造商受惠,環保署研究認為,加州沿海城市每年最高花費4.2億美元清理海邊垃圾;市議員Paul Krekorian提到,市議會不僅希望避免塑膠袋流入海中,也想為拮据的市政府節省經費。

洛杉磯時報》寫道,「商家若違法,初犯將罰款100美元、再犯200美元、三犯500美元,且可採連續罰」。

多年來,環保人士不斷推動此項禁令,舊金山於2007年創全國之先,但由於塑膠產業大力遊說,拖累法案通過速度,例如加州參議院已先後五度否決塑膠袋禁令,最近一次發生在上個月,或許隨著洛杉磯新法上路,將代表加州已準備好永遠告別塑膠袋。

Written by Leonard Chien

24 六月, 2013 at 14:06

張貼於社會書

新城市高峰會見聞

leave a comment »

本文出處:What I Learned at the New Cities Summit

新城市高峰會」在巴西聖保羅召開,今年主題為「人性城市」,但何謂人性城市?何謂城市?

薩森(Saskia Sassen)在開幕座談中提到,我們必須先界定非城市,才能定義城市與「城市性」,然而此舉並不容易,都市食客仰賴鄉村農園供應糧食,鄉村農園也需要飢腸轆轆的都市人維持需求。薩森指出,有些人認為「城市性」關鍵特質在於密度,但有些地方密度極高(如郊區購物中心或體育館),卻與你我所知的城市不符;都市體驗也包括偶遇驚喜、匿名等,卻難以定義及衡量。

聖保羅市長哈達德(Fernando Haddad)致詞時不帶任何講稿,回顧拉丁美洲過去20年經濟與政治演變過程中,都市化扮演哪些角色,在城市裡,提供服務的成本大減、競爭大增、創新傳播更快。但都市化也形成巨大挑戰,許多大城市買得起住家或公寓的居民不到兩成;房租高漲也迫使貧民待在城市邊緣,造成社會隔離,日常通勤時間超過兩小時。哈達德亦提到,開發中國家許多城市治理結構過時,聯邦政府仍將城市視為每年撥款的「租界」,許多城市仍無法自行運用營收,重要地方行政及立法權仍握在聯邦機關手中。哈達德希望不久後,聖保羅及其他城市能通過地方憲章,樹立自身權利與自治精神(目前墨西哥市正朝此方向邁進)。

本次最具震撼力的演說來自Mapunity創辦人馬赫許(Ashwin Mahesh),開頭就提出一項令人驚訝的數據(但我尚無法證實):印度班加洛每天新增逾900位居民,多數在違章貧民窟落腳,若私部門為商業市場創造產品,若政府為中產階級提供服務,誰該負責解決非正式聚落的社會議題?他在奇異、思科等企業高層身旁強調,私人企業只會著眼於獲利,縱然身邊坐在知名學者薩森,他也不諱言全球半數大學明天若消失,也沒有人會注意。不過馬赫許的言論基礎在於希望,他相信大學握有社會資本、知識力量與破壞力,能放大創新技術的規模,處理班加洛等城市的重要社會議題。大學不能再遠離社會,而是該捲起袖子,號召大批師生進入最貧困的社區,長期且全面地克服社會問題,將市政學應用於城市中,而非躲在象牙塔裡鑽研抽象理論。

我最喜愛的場次裡,都提出創新計畫具體案例,目前正在全球各地城市試驗,其中包括:

  • 美國紐約一位建築師正在興建有如樂高積木的建築物,為曼哈頓創造便利的微型公寓,若能成功,又符合成本效益,或許能為全球住宅供應嚴重不足的城市,提供大量設計完善的高密度住宅。
  •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「哥本哈根之輪」在單車輪上加裝感應器,可即時收集空氣品質、噪音污染、相對濕度與溫度等資訊。
  • 巴西聖保羅交通壅塞問題嚴重,正在興建單軌電車,延伸自地鐵二號線,希望也會增加單車道。
  • Ericsson公司代表Cristian Siveland Norlin提到,研究人員可運用手機內建的感應器,偵測用戶何時將手機置於襯衫口袋裡,以及何時咳嗽,再結合Google「流感趨勢」資料,這項匿名資料可協助預測流感嚴重程度。當然,若運用手機麥克風,可進一步提升咳嗽偵測準確度,但也可能進一步引發隱私權疑慮。
  • Mutinerie是位於法國巴黎的共同工作空間,正與世界各地共同工作空間結盟,希望建立Copass會員制度,方便全球遊牧民族利用各地共同工作空間。
  • 巴西阿雷格里港(Porto Alegre)市長發表相當熱情的演講,說明當地公民參與預算規劃的效果,這是少見能同時結合資訊透明、公民參與、政治責信的作為,首先由政府向民眾說明公款來源與去處,再由公民參與活動,提出對隔年預算花費方式的建議,最後政府再參考各方意見調整預算內容。
  • 法國巴黎巨量資料分析公司Snips正與國內鐵路單位合作,開發出轉運資訊應用程式,除了通知下班列車到站時間,也能依據過往載客資料,推估用戶是否能找到座位,通勤民眾若得搭火車一小時,如果下班車保證有座位,多等15分鐘或許也值得。

這麼多創新都可能顛覆城市,著實令人興奮,卻也令人挫折,因為能擴張規模者不多,能複製到其他城市者更少,理論上,新城市精神正在快速發展,實際上,進展卻很緩慢。

搭機回墨西哥市途中,我閱讀由TED與Atlantic Cities共同出版的電子書City 2.0,其中集結關於創新及都市環境的文章,作者群均充滿熱忱,在他們筆下,所有建築物屋頂遲早都將搭建養耕共生溫室,生產足夠的魚類及有機蔬菜,供應居民全年需求;餐廳、糕點店、外燴公司都打算共用昂貴商業廚房的資源;我們利用地鐵、單軌電車、單車與汽車租賃方案穿梭城市;幹道藉由汽車與大眾運輸串連社區,但社區內部只准許單車及行人通行;你我擺脫企業辦公大樓壓迫,與團隊成員一同進駐強調開放及協作的共同工作空間;每個月,地方政府邀請我們參加公民大會,一同衡量邁向目標的進度,並討論最近重要事項。

人類至今距離理想城市仍很遙遠,固然令人挫敗,但「新城市高峰會」讓我燃起希望,相信全球企業家、社運人士、官員網絡正在努力,確保21世紀城市的核心將是人性需求,而非汽車與產業。

Written by Leonard Chien

21 六月, 2013 at 08:31

張貼於社會書, 資訊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