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書

某一天,開始了

Archive for 八月 2011

墨西哥開放資料運動進展

leave a comment »

原文出處:Mexico’s Open Data Movement
作者:David Sasaki

「資料新聞」(data journalism)雖然尚在萌芽階段,不過已逐漸在墨西哥生根,出現兩個角色鮮明但功能重疊的社群:Hacks/HackersOpenData.mx

全球Hacks/Hackers網絡始於2009年下半的美國舊金山灣區,宗旨是「建立記者與科技專家網絡,重新思考新聞與資訊的前景」,目前在世界各地均有分會,也包括墨西哥市布宜諾斯艾利斯。墨西哥市分會由媒體顧問Gabriel Sama創建,他在以下訪問中說明組成經驗和目標:

問:Hacks/Hackers墨西哥分會組成幕後故事為何?有誰參與?

答:2009年至2010年間,我在史丹佛大學擔任「奈特新聞研究員」,很早便遇見Burt Herman,他擔任美聯社記者多年,打算自行創業,也打算推出一系列「聚會」,廣邀舊金山灣區的程式開發者與記者,後來我參與第一次聚會,也陸續參加數次。

2010年12月,我結束一年研究員身分後,開始籌備在墨西哥推出相同構想,我的目標很簡單:一,我抱持的期望很低,希望活動能自行成長,每次聚會設想的門檻也很低,例如第一次聚會只求能舉行就好,不在乎多少人出席;二,活動入場一定要便宜,才不需仰賴金援或第三方資助;三,活動必須演變為基層運動,我會逐漸淡出,因為我不可能從遠距經營。

第一場聚會於2010年12月16日舉行,我發出一則Twitter訊息求助,程式設計師兼資料庫專家Esteban Gutierrez願意協尋場地,之後找到墨西哥市中心Telmex Hub的免費地點;我接著邀請他和另外七人擔任講者,若他們每人至少再邀一人,現場至少就有15人。

第二次活動獲得學者Maria Elena Meneses協助,於Tec de Monterrey墨西哥市校區舉行,我也因此認識Roman TiendaArturo AguilarPaola Ricaurte三人,由他們協辦後續聚會。

問:Hacks/Hackers社群源於你所在的舊金山灣區,但你出身墨西哥市,對當地分會也影響深遠,兩地團體有何差異?

答,首先,「聚會」(meetup)概念在灣區極為常見,但在墨西哥人眼中卻不夠正式,他們習慣舉辦活動時,要廣發傳單、邀請函、回函,甚至還得付費入場,免費與自發性活動的概念在墨西哥市還很陌生;其次,Hacks/Hackers在矽谷的活動種類及層級很難在墨西哥市複製,例如Facebook網站在灣區的Hacks/Hackers活動場合上推出Facebook+Media計畫,很難與他們匹敵。

縱然我的期望很低,明知活動必須在地方逐漸發展,且活動內容豐富,五次皆為免費入場,但成長速度和參加人數進展仍然很緩慢。

問:資料識讀能力對墨西哥記者為何重要?你對墨西哥Hack/Hackers社群未來幾年有何期望?

答:記者與程式設計師兩者大異其趣,我們主要希望促成雙方合作,因此衍生出新的資訊計畫。

就資料識讀能力而言,墨西哥記者目前經歷的情況,與幾年前的美國記者相同,意識到時代趨勢已改變,技能與知識必須與時並進,我很意外諸多記者至今仍覺得,既然可能永遠都用不到程式語言或數位工具,就不必去學習,Hack/Hackers希望讓程式設計師認識新聞業,讓記者認識程式碼,藉由活動促成雙方交流,推出數位資訊計畫時,才會更加瞭解對方。

Screen Shot 2011 08 15 at 2 18 PM

Google成員Mano Marks運用Fusion Tables,免費教授Hacks/Hackers出席人士認識「資料新聞」

相較於Hacks/Hackers令程式設計師與記者共聚一堂,為龐大資料增添新聞色彩OpenData.mx更著重於從民間、政治與網路圈招募熱衷資料的人士,第一次活動為期兩天,主辦單位有二,一為資訊透明與人權非政府組織Fundar,二為提供資料收集與分析工具的營利新創公司Citivox,與會者分成多個小組,運用不同資料組,希望製作出簡易應用程式及圖文傳達模式,進而發展成更大型且長久的計畫。其中一個團隊以圖表呈現世界銀行的支出資料,顯示該組織在墨西哥開銷大多與公共安全有關:

Screen Shot 2011 08 15 at 3 49 PM

另一個團隊運用Tableau軟體,歸納個別醫院關於愛滋病藥品的花費,Octavio Ruiz記錄如何提出資訊自由申請書,取得PDF檔案,再從中汲取政府授權資訊

Hack5

程式設計師與社會科學家在OpenDataMX活動上合作

兩項活動都希望先建立成員之間的認同感,再發展較為大型的計畫,例如可長久經營的開放資訊入口網站,或是仿效Pro-Publica及《紐約時報》的模式,推出各項資料合作調查專案。

目前已有跡象顯示,「資料新聞」已開始成長,《Nexos》雜誌七月號封面報導中,由José Merino分析數據,呈現兇殺案分布與墨西哥軍隊部署的關係;該雜誌八月號亦有另一位記者Diego Valle Jones仔細探究兇殺案統計資料,質疑Tijuana地區是否真如官方所言,治安在過去一年變得更好;Twitter等社會媒體也讓Javier Aparicio等熱衷數據的政治學者走出象牙塔,參與公共政策論辯。

Gabriel Sama所描述的種種挑戰依舊存在,不過如今資料取用日漸方便,工具也愈來愈容易上手,墨西哥開放資料運動可望繼續發展。

Written by Leonard Chien

25 八月, 2011 at 11:22

張貼於社會書

Tagged with

金融的過去與未來

leave a comment »

原文出處:The History and Future of Finance
作者:David Sasaki

幾年前房地產市場泡沫化前後,我和一群人在舊金山一間時髦的南方菜餐廳吃晚餐,正準備點菜時,同桌一名女子的男友進門,他牙齒白晳,一副美式足球隊隊長的模樣;起初他對自己的工作內容含糊其詞,後來女友才揭曉他在投資銀行工作,但她強調,「不是那種邪惡銀行家,他只是負責編寫程式改善運作情況」。

我立刻討厭他,也立刻討厭她,所幸當晚的玉米麵包和炸雞很美味;我無法忍受人們利用抽象言論閃避責任,宣稱制度太過複雜,故個人行為沒有任何影響與後果。

這也是我尊敬電腦怪胎和工程師的一項原因,雖然他們常與社會格格不入,但很想瞭解世界如何運作;他們不接受「情況太複雜」為答案,堅持深入講解我們週遭的事物,其實沒有想像中複雜。

***

市場劇烈動盪的時刻,我們不妨花費人生幾個小時,認識究竟何謂「市場」,多年以來,我時常收聽Planet MoneyEconTalk等網路廣播節目,幫助我稍微瞭解金融謎團的某些碎片,但我的認知仍缺乏歷史背景,次貸證券化、信用違約交換、遠期契約、放空,這一切從何而來?

後來我找到佛古森(Niall Ferguson)依據他的著作《The Ascent of Money》,拍攝共六段的記錄片,總長四小時,均可在YouTube網站觀看

這些拼圖終於因此結合成完整樣貌,從貝殼貨幣至發明紙鈔;從維也納猶太人發明現代貸款制度(放款給非猶太人以規避高利貸法),至英格蘭發行世界第一張政府債券,以募款與法國開戰;有限責任公司、證券交易所、股市泡沫化概念陸續誕生;股市動盪導致金融保險市場崛起,保險觀念衍生出現代福利國家;芝加哥商品市場帶動投機、對沖與現代期貨市場,接著創造出延伸性金融商品、選擇權、證券化、現代對沖基金運作。順帶一提,以下這段影片主角是過去30年間極為成功的對沖基金投資人,他最終也關係到我的月薪:

金融史有幾項固定模式,第一,金融創新幾乎總是源於為戰爭募款,戰爭也會因為金融而爆發,由民間單位說服政府代表他們派遣戰艦出擊,例如英國是世界第一個現代販毒國家,代表貿易商向中國發動鴉片戰爭,不過這些保護風險的企圖最終都以失敗收場。過去兩百年間,許多人曾打算讓投資風險分散至整個社會,包括私人保險、福利國家、衍生性金融商品、房地產市場等,不過都無法抵抗貪婪與天災結合的後果(例如卡翠娜颶風肆虐後的紐奧良)。

佛古森論及微型信貸,以及Hernando de Soto有關資產所有權的著作,但卻意外鮮少提到金融的未來。

***

從螺貝貨幣至商品期貨,種種「金融創新」最終都歸於三項基本活動:貿易、貸款、保險,人們已對鈔票和硬幣習以為常,但金融其實建基於純粹資訊與信任,故同儕之間的財務體系似乎必然成形,例如網路毒販使用的貨幣Bitcoin吸引眾多媒體注意,這個體系理論上的革命性影響似乎…僅止於理論,我不是個古典自由派人士,也相信金融市場規範有必要,但Bitcoin抗拒任何規範,卻顯得格外迷人。

道瓊工業指數與那斯達納指數在八月都劇烈起伏,Bitcoin幣值卻幾乎一蹶不振,有些人甚至認為來日無多,縱然這個概念最終崩潰,我深信終會有另一種同儕型貨幣崛起,而且會更流行、更長久,迫使政府管制單位有所回應,進而讓「資訊審查」及「金融規範」的界線日漸模糊。

Written by Leonard Chien

24 八月, 2011 at 23:16

張貼於社會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