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書

某一天,開始了

印度:新總理公布預算書,引發眾人議論

leave a comment »

本文出處:Indian Prime Minister Modi’s First Budget Promises Lots of Change, Including an Expensive New Statue

莫迪(Narendra Modi)當選印度總理後,公布首份預書書,準備迎接2014-2015財政年度,也讓全國有機會一窺他打算展現的領導風格,部分民眾讚揚他在國內的發展方向,也有些人對「浪費」3400萬美元興建雕像頗為不滿。

幾個月前莫迪當選總理之初,他承諾選民將著手處理最重要的政治議題,包括為青年創造就業機會、拓展產業、吸引外來投資等,由於未來15年內,印度平均每月將新增百萬人投入勞動市場,等於每年得提供1200萬個工作機會,中央政府自然希望大幅提升國內產業,以善用成長動能。

但他在7月10日發表預算書後,就證明許多競選政見只是空談,Mayank Jain在Youth Ki Awaaz網站認為,「預算展現政府對各項工作的承諾,但內容卻與人民重視的優先事項不符」。

簡而言之,預算書內詳述如何大幅提高印度經濟與農業年成長率,而方法包括推行全國一致的營業稅、增加稅賦占GDP比例等,總理最近也成立任務小組,負責調查黑金問題。此外,莫迪亦宣布興建多項基礎建設,包括鐵路、公路、機場等,這一點倒是與競選政見相符。

預算書向世人證明,他希望如同競選時的承諾,為印度帶來轉變,但對於其中不同項目,民眾在社群媒體上的反應卻很兩極,有些人認為預算內容呼應他競選時描繪的願景,有些人則批評部分預算項目沒有必要,只是浪費公帑。

例如預算書內提到,莫迪打算在他先前執政的古查拉特地區,興建全球最高雕像「團結神像」,預計高600呎,一旁另設博物館與水底水族館,雖然預算書內聲稱成本約3400萬美元,Scroll India報導指稱總金額可能上看4.15億美元。

莫迪表示,「這座雕像愈高,印度在國際舞台上的名聲也愈高」,但五億美元絕非小數目,對於一心追求發展的印度社會而言,不少人顯然不樂見這項決定。

Being Indian部落格始終希望提供印度第一手見解,認為興建雕像只是為了讓政治人物從失敗中牟利:

政治人物與建商肯定會獲利,我們能有什麼辦法阻止他們榨乾這個國家?我們都知道會發生什麼事,這座雕像得耗費多年才會落成,之後很可能因為偷工減料,開始出現裂痕,甚至倒塌,屆時為了修復,又得花更多錢,況且也不可能比得上紐約自由女神像或巴黎艾菲爾鐵塔。

不過也有些印度人對這座雕像引以為傲,例如孟買地區的醫師Satvik Patel覺得,印度社會應該學著以自己的國家為榮,而非處處崇拜他國:

View image on Twitter

Dr.Satvik Patel:印度民眾花費大把金錢出國,欣賞他國的紀念碑,卻覺得國內興建團結神像浪費錢!

儘管團結雕像興建案引發諸多爭議,許多人仍舊支持新預算書,認為這是印度轉型為已開發國家必要之舉。

印度智庫Equinox Logic希望為城市規劃提出解決方案,也在Twitter訊息中支持莫迪帶領國家邁進的方向:

equinoxlogic:這是印度60年來品質最佳的預算之一,希望利益能嘉惠到人民,並創造最佳成果。

Ingram Micro公司總經理Anurag Singh盛讚莫迪的稅賦減免方案:「提高稅賦減免及公積金額度的構想很好,也顯示新政府前往的方向正確」。

印度網路記者Ranjan也對比財政部長及總理的預算書後,讚揚莫迪的稅賦減免措施:

Ranjan:財政部長的預算書幫助中產階級,與總理的預算書原則一致。

雖然外界對新預算書會產生的影響褒貶不一,也只能耐心觀察,再判斷莫迪是否能兌現競選支票,幫助印度轉型為已開發國家,各位有何看法?這份預算案能否發揮預期效果?

Written by Leonard Chien

26 七月, 2014 at 20:00

馬來西亞:社會同聲為MH17客機事件爭取公道

leave a comment »

本文出處:Malaysia’s Government, Opposition and People Unite to Demand Justice For MH17 Crash

馬來西亞國會召開緊急會議,無異議通過臨時動議,譴責擊落馬來西亞航空MH17班機的兇手,造成298名乘客與機組員喪命,這架班機7月17日從荷蘭阿姆斯特丹前往馬來西亞吉隆坡途中,在烏克蘭東部遭飛彈擊落

臨時動議內呼籲「徹底調查,讓行兇人士遭受法律制裁」,馬國政壇也罕見地不分朝野與黨派,一致支持這項決議。

在野黨亦讚揚總理納吉(Najib Razak),成功與烏克蘭東部反抗軍交涉,取得MH17班機的黑盒子與罹難者遺體,納吉在Facebook個人頁面上,說明與反抗軍的秘密談判過程:

特殊情況需要特殊作為,談判過程當然充滿風險,但我們有義務用盡各種管道打破僵局,以便帶回遺體及黑盒子,與罹難者家屬見面後,我更覺得義不容辭。

對於納吉在此事發生後,未指控任何國家或政府,旺沙馬珠選區國會議員黃朱強也出言肯定

在一般情況下,總理只要順應大眾情況,抨擊他國造成MH17客機墜毀,即可輕易獲得民眾支持,但我國總理未表現出如此不負責任的舉動。

不過Stanley Isaacs認為,馬國政府反應「過於溫和,也不夠強勢」:

面對如此可怕罪行,無辜人民搭乘我國籍航空班機時受害,政府反應非常循規蹈矩、過於溫和,也不夠強勢。

馬國民眾陸續走上街頭,要求為MH17班機罹難者討回公道。

Amir Adlan:不論你是馬來裔/華裔/印度裔,都要出面捍衛正義,捍衛國家尊嚴。

View image on Twitter

Sumisha Naidu:馬國人民在國會召開特別會議之前,在場外高舉#JUSTICE4MH17標語。

View image on Twitter

目前尚未任何單位出面坦承犯行,不過烏克蘭及俄羅斯交相指責,聲稱對方才是致命事故的肇事者。

瓜拉雪蘭莪區前國會議員Dzulkefly Ahmad建議政府,不要受「強權」影響:

像馬來西亞這樣的小國,不應臣服於強權顛覆或侵略之下,必須堅持獨立、維護主權。

法學教授Azmi Sharom希望開火者能受法律制裁,他在國內主要英文新聞網站The Star的專欄裡寫道:

就我所知,飛彈擊落MH17客機。

某人或某一群人在某處殺害近300人,我也知道事故現場已遭破壞,暴民手持自動步槍闖入,恐怕難以復原。

不過這些悲劇也讓馬國上下團結一心,V Shuman在馬國知名公民媒體網站The Daily Ant指出:

馬來西亞民眾一致哀悼這場悲劇,跨越種族、宗教、黨派界線,長久以來,我們鮮少見到政治人物、政黨支持者、種族與宗教強硬派人士能放下爭端、不再廢言。

在馬航MH17客機墜毀前四個月,另一架馬航班機MH370載著237名乘客,從吉隆坡飛往北京途中,在不明原因影響下失蹤

Written by Leonard Chien

26 七月, 2014 at 03:45

拉美飲食的義大利麵餃習俗

leave a comment »

文章出處:How Italian Gnocchi Became a Monthly Mealtime Tradition in Latin America

在阿根廷、巴拉圭、烏拉圭等地,民眾習慣在每月29號吃義大利麵餃gnocchi,多數人並不清楚這項習俗從何而來,但許多部落客均曾提及這種飲食習慣,也發表各自的烹調方式。

Sección del por qué追溯歷史至西元八世紀

在每月29日吃義大利麵餃的習慣,可溯及西元八世紀的傳說,當時尼古西亞地區一位年輕醫師名叫潘塔利昂,他改信基督教後,在朝聖途中行經義大利北部,因為在當地展現奇蹟而封聖。有次他詢問農民是否給他些麵包,農民請他同桌共餐,潘塔利昂心懷感激,祝福他們整年農漁豐收,這項預言與其他奇蹟同樣成真;聖潘塔利昂與聖馬可士後來都成為威尼斯的守護者。由於此事發生在當月29號,人們後來就以義大利麵餃等簡便食物做為紀念,而在盤下放錢的習俗,則象徵希望獲得新的天賦。

Carambolatango寫下他最喜歡的故事版本:

在歐洲戰火之中,義大利糧食短缺,政府發行債券,讓民眾在市集中兌換食物,有些家族人丁較多,難以獲得足夠糧食,人民在互助精神下,邀請鄰居一同享用義大利麵餃(一般認為屬貧民食物)。每個盤子下都壓著糧票做為贈禮,讓貧困家庭能兌換糧食,撐到下個月。

Chocolate y Frambuesa部落格的Alejandra Moglia提到更多關於義大利麵餃的故事:

另一個故事源於1960年的小鎮皮亞蒙提,由於小麥收成腐壞,只剩飼養牲畜的馬鈴薯仍足夠,故民眾將馬鈴薯與麵粉混在一起煮食,成為今日的義大利麵餃。

Cuaderno de recetas部落格的Nuria Eme張貼食譜後表示

[…]義大利麵餃是每月29號常見的食物,起源眾說紛耘,就我所知的版本裡,因為人們在月底手頭比較緊,還在等下個月初發薪水,因此得發揮創意,利用較便宜的食材度過這幾天,而馬鈴薯與麵粉並不昂貴。雖然這項傳統由來已久,但能夠與時俱進,符合現代情況。

Claudia Calizaya張貼自己拍攝的烹調影片:

這項傳統也不只與飲食有關,「gnocchi」在阿根廷也泛指公務員坐領乾薪的人

無論是傳說或傳統,這項習俗不受時間影響,繼續在南半球盛行,若各位還不清楚這道料理如何製作,歡迎參考From Argentina With Love部落格的食譜。

Written by Leonard Chien

6 二月, 2014 at 08:58

張貼於Uncategorized

以手機取代飯店房卡

with one comment

本文出處:Using Your Smartphone as Your Hotel Room Key

未來各位若入住位於美國紐約或矽谷的Aloft旅館,將可使用智慧型手機做為房門鑰匙。

喜達屋飯店集團在專屬應用程式裡,新增「虛擬房卡」功能,希望降低入住流程耗時。

房客不再需要在大廳苦候多時,可使用應用程式辦理入住手續與設定付款方式,即可使用智慧型手機進房。

喜達屋集團執行長Frits van Paasschen向《華爾街日報》表示,這項新功能「將成為顧客入住飯店的新標準」,雖然他承認這項措施「起初或許新穎」,但相信「這將成為飯店管理一項籌碼」。

這項技術使用藍牙功能,需搭配iPhone 4S或Android 4.3以上系統手機。

手機藍牙功能連接至房門感測器,經確認後打開門鎖,門鎖採電池供電,縱然旅館電腦系統癱瘓,也能運作無虞。

以智慧型手機代替房卡的構想過去也曾出現,早自2010年,Apple便曾為iPhone在各種旅遊及零售用途申請專利

喜達屋將於今年在美國矽谷與紐約的旅館試辦新服務,但希望至2015年底,能全面在旗下Aloft與W品牌旅館實施。

對於其他房客,飯店也將維持原有入住流程與服務。

Written by Leonard Chien

28 一月, 2014 at 11:32

張貼於資訊書